18 盘古开天地
第二课时
教学目标:
1、 深入学习理解课文内容;
2、培养想象力,学习盘古那种无私奉献、自我牺牲的精神;
3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部分课文。
重点: 复述课文,引导学生感悟盘古的献身精神。
难点: 让学生通过感悟课文语言的表达特点来感悟盘古的献身精神。
教具: 课件
教学过程:
一、复习检查。
1、 指名读生字词。
2、概括文章大意。
二、研读感悟
围绕“人类的老祖宗盘古,是怎样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”这个问题进行研读。
(一)研读第二自然段,体验盘古创造宇宙的艰难。
1、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,画一画,说一说,体会盘古是怎样把混沌一片的东西劈开的。
2、读了这段话,你有什么发现?出示句子:[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,变成了天;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,变成了地。]
3、让学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
反义词:轻??重 清??浊 上升??下降
近义词:漆黑??黑暗 缓缓??慢慢
(二)读第3自然段
1、填空感悟。
[漫长的时间????十万年,盘古(头顶着天,脚蹬着地);二十万年,盘古( );一百万年,盘古( );不知道多少年,盘古依然( )。]
从上面的内容中你又体会到什么了呢? [正是有了他的这份坚持,才有了美丽的宇宙]
2、掌握多音字“倒”的读音,并组词。
(三)研读第4自然段
1、自由读第4自然段
2、(小组合作讨论学习。)盘古的身体变成了哪些宇宙万物? 板书: [万物生成]
气息 变成 风和云
声音 变成 雷声
双眼 变成 太阳和月亮
……
3、指导读出感情。
(1)分角色读。
(2)变换人称读。
你呼出的气息,
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,
为我们带来了凉爽 。
你发出的声音,
化作了隆隆的雷声,
给我们 带来了甘甜的雨露 。
你的双眼,
变成了太阳和月亮,
使我们的世界有了光明和生机。
你的四肢,
变成了大地上的东、西、南、北四极,
让我们可以辨别方向 。
你的肌肤,变成了辽阔的大地;
你的血液,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;
你的汗毛,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;
你的汗水,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.
……
是你,生命的使者!
是你,人类的老祖宗 ,盘古 !
4、诵读积累。
(1)填空
(四季)的风、(飘动)的云、(隆隆)的雷声、(辽阔)的大地、
(奔流不息)的江河、(茂盛的)花草树木、(滋润万物)的雨露
(2)鼓励学生大胆想象:盘古还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了宇宙中的什么?
(3)引读,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盘古的高大形象,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。
(4)复述此段,想象会是怎样的画面。
(四)读第5自然段
出示句子:[人类的老祖宗盘古,用它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。]
1、读这句话,说说你有什么感受?从什么词语当中感受到的?
2、说说我们应该学习盘古的什么精神?(奉献精神)
3、再次有感情地读这中心句。
三、指导复述课文
1、同桌练习
2、指名班上复述
3、评议
四、总结:这个故事是神话故事中的第一篇,还有很多的神话故事寄托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情感,课后要多读。
(《牛郎织女》 《女娲补天》 《八仙过海》 《哪吒闹海》
《嫦娥奔月》 〈西游记〉 〈大禹治水〉 …… )
五、布置作业:把这个神话故事讲给家长或朋友听,请他们提提意见。
板书设计:
18 盘古开天地
开天辟地
顶天立地 创造
改天换地
|